終端邊緣AI解決方案廠商

耐能專註邊緣AI SoC專用處理器的研發,是全球領先的終端邊緣AI運算解決方案廠商。擁有AI晶片、算法等核心產業自主知識產權和實力強大的研發團隊,旨在以「AI晶片+邊緣運算+圖像算法」為核心全面賦能智慧物聯、自動駕駛、智慧安防等細分場景。同時,以KNEO共享開發平臺為依托助各行業的開發者快速開發智慧產品,實現商業化落地,加速驅動智慧化時代的到來。
耐能2015年創立於美國的聖地亞哥,目前已在臺北、新竹、深圳、珠海、杭州設有分支機構,並擁有全球客戶和合作夥伴。其投資者包括李嘉誠旗下的維港投資、阿里巴巴創業者基金、中華開發資本、奇景光電、高通、中科創達、紅杉資本子基金Cloudatlas、鴻海集團、華邦電子等。截至目前,耐能獲得的融資額累計超過1.9億美元。
耐能2015年創立於美國的聖地亞哥,目前已在臺北、新竹、深圳、珠海、杭州設有分支機構,並擁有全球客戶和合作夥伴。其投資者包括李嘉誠旗下的維港投資、阿里巴巴創業者基金、中華開發資本、奇景光電、高通、中科創達、紅杉資本子基金Cloudatlas、鴻海集團、華邦電子等。截至目前,耐能獲得的融資額累計超過1.9億美元。
我們的願景
耐能的團隊致力於普及化和去中心化共同協作的人工智慧,為人們帶來更加安全及便捷的生活。
團隊成員

劉峻誠
創辦人暨執行長
劉峻誠為Kneron創辦人暨執行長,於2015年在美國聖地牙哥創辦耐能。自台灣國立成功大學畢業後,獲得美國雷神公司(Raytheon)獎學金和加州大學獎學金,赴美深造,就讀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洛杉磯與聖地牙哥分校的共同研究計劃碩博班,之後取得加州大學(UCLA)電子工程博士學位。劉峻誠先後在高通、三星電子研發中心、晨星半導體(MStar)和Wireless Info 等企業擔任不同的研發和管理職務。於高通任職期間,領導研發團隊獲得9個核心技術專利,榮獲公司的ImpaQt研發大獎。
劉峻誠曾受邀在加州大學開授計算機視覺技術與人工智慧講座課程,也是諸多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的技術審稿人,在人工智慧、電腦視覺和影像處理領域擁有超過30餘項國際專利,先後在國際重要期刊發表70餘篇論文,同時獲獎無數,於2021年獲IEEE Darlington Award、2022 潘文淵文教基金會物聯網創新應用獎、2023年IEEE CTSoc頒發的企業創新領袖獎、台灣十大傑出青年,亦曾任台灣成功大學電機客座教授、新竹交大電機客座教授。
劉峻誠曾受邀在加州大學開授計算機視覺技術與人工智慧講座課程,也是諸多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的技術審稿人,在人工智慧、電腦視覺和影像處理領域擁有超過30餘項國際專利,先後在國際重要期刊發表70餘篇論文,同時獲獎無數,於2021年獲IEEE Darlington Award、2022 潘文淵文教基金會物聯網創新應用獎、2023年IEEE CTSoc頒發的企業創新領袖獎、台灣十大傑出青年,亦曾任台灣成功大學電機客座教授、新竹交大電機客座教授。

張懋中
聯合創辦人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電子工程系主任兼傑出教授,他的研究面向高性能和混合信號片上系統設計領域,系統設計應用於從射頻到太赫茲頻率範圍的無線電、雷達、影像、互連與光譜儀系統。他還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高速電子實驗室主任。 曾任新竹交通大學校長、加州千橡城洛克威爾國際科學中心高速電子實驗室助理主任兼部門經理。未來科學大獎科學委員會2021輪值主席。
劉彥甫
營運長(COO)
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電氣工程博士。他擁有20多年半導體和AI從業經驗,曾任Sentelic Corp研發副總裁以及Milkyway Silicon Technology COO與CTO。
李湘村
首席科學家
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博士。曾在高通任職達17年,擔任多媒體研發部門總監等職務。他也曾任展訊副總裁,並任職於朗訊、華為、VIVO等國際知名企業。同時,在多媒體、圖像處理、計算機視覺 與人工智能領域擁有超過70項國際專利,先後在國際重要期刊發表多篇論文。
黃教榮
執行長特助
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曾任富鼎先進電子的營運長,並在洋華光電擔任過營運副總
賴佑明
財務長
賴佑明先生擁有美國註冊會計師證,具有30多年豐富的財務管理、資本市場和企業並購等經驗。在以往擔任CFO的工作中,曾帶領兩家公司成功在美國上市,包括2010年的大全新能源(NYSE: DQ)和2016年的 51 talk(NYSE: COE)。他在2004年中芯國際(NYSE:SMI)的IPO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